您当前位置:重庆电信职业学院官方网站 > 学工部 > 心理咨询 > 浏览文章

做自己-成为一个“人”

作者:佚名    点击:次    发布时间:2013-11-20 00:00

真实的自我

 

  “好压抑!想做真实的自己,想做就做,想说就说!”我们不想戴着假面具做人,都希望活得痛痛快快,但是总会有些事有些人,让我们感觉像是被无形的绳索束缚着。

 

  “什么都不用想,把自己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。”有人这样说,也有人这样做。比如微博私奔时的王功权:“真实与道德之间,我宁愿选择真实。”“自私”“不负责任”等谴责不绝于耳。他是否在做自己?

 

 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·罗杰斯看来,做自己就是成为真实的自我,这意味着体验、意识、行为的和谐统一。按他的定义,“想说就说,想做就做”未必是在做真实的自己——如果想法(意识)与内心感受(体验)不一致,那么任何表达(行动)都可能是“自我防御”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不了解真实的自我,就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在做真实的自己。

 

  虽然我们都想做真实的自己,但是接受只是做“真实自我”的人却非常少,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希望成为“理想自我”——我们将外界对我们的期待内化而虚构出的“自我形象”。做自己,就是发现和接受自身的复杂性——包括自己个性中令人不舒服的部分,内心的矛盾和欲望的双重性。

 

  对外和对内的斗争

 

  王功权最终还是放弃“自私”,做了中国式的“无私者”。让王功权回家的两个重要原因,一是舆论压力;二是负疚感。这也是我们在做自己的道路上通常会遭遇的阻碍。

 

  “做自己意味着必须要有自己的渴望和思想,说出自己想说的话,也就是说能够‘自主’。”心理治疗师穆萨·纳巴蒂说。自主意味着敢于说“不”,敢于辜负父母的期待和投射,敢于超越集体、社会和文化的条条框框。20多年前,中国大地上开始流行一句座右铭:“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说去吧。”这多少折射出一个现实:中国人迷失在集体意识中多年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。但王功权的事仍让我们看到集体主义传统造成的深远影响。“很多人希望我像他/她那样活着,我没那样活着,他们便谩骂。”王功权说。

 

  说出“攻击‘自私’就是攻击人的自尊,放弃‘自私’就是放弃自尊”的美国作家安·兰德如果在世,一定会力挺王功权,但这可能也无法改变“自私”在中国极为负面的形象——无私、牺牲、奉献仍是主流文化所提倡的。

 

  王功权预料到了社会压力,“如果我的真实被道德所不容,我宁愿为真实支付被道德谴责的代价”,但是,“舆论压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”。真正让他在这场“做自己”的战役中败下阵来的可能是负疚感——“把家放弃会让我背负更多道义的自责”。负疚感是被内化的道德所致。所以做自己,不仅要与外界规则,还要与被内化的规则进行战斗,这也是与自己的依赖性进行斗争。

 

“如果一个人感受到内在冲突,人格被一分为二,在渴望和抗拒间左右为难,就像内心那个因受到惊吓而惶恐不安、迷失的孩子,和竭力摆脱前者影响的成年自我之间的角力。”穆萨·纳巴蒂说,“必须首先接受这种痛苦,通过辨别自己的不适逐渐进行自我确定,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自主而有欲望的个体。”

 

  不断流动的体验

 

  那么,怎样才能了解真实自我,怎么知道我们是否在做自己呢?罗杰斯认为,做自己意味着在个人体验中寻找真实自我。真实的自我是“想”不明白的,只能通过身体的途径,去感受、体验到那个“我”。神经生理学家雅恩·鲁吉耶甚至认为,做自己就是一种荷尔蒙达到充实的状态:“疲劳得到修复,消化系统感到轻松,痛苦感消失;注意力、记忆和睡眠良好;情绪正常,没有恐惧……”

 

  可是现实生活却常常是,早上被闹钟吵醒时你感到头疼、非常疲惫,但仍然挣扎着起床,“我必须上班去了”……我们像对待物体一样对待自我,使自己成为“我”的局外人——就像加缪小说中写的那样。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·梅观察到,“大多数成年人都严重丧失了对身体的觉知。许多人无法直接进行感觉,而只能给出其感受的想法。”所以他主张“让身体回到自我的统一中”——不是“我的身体”在感觉,而是“我”在感觉。

 

  “我们不能讲生命‘是’什么,生命总是‘是’并‘蕴含’着什么。生命就像云,不是静态的,而是一种体验流。”心理学家尤金·简德林这样说。体验是不断变化的,自我也非固定不变,而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。做自己就是一种连续不断地和自我保持一致的运动。我们就这样,用一个又一个选择,不断创造着新的自我。

 

  选择自己的自我

 

  如果环境不给予自由,我们是否就无法做自己?记者闾丘露薇在一次讲座中这样说:“在中国,真的像很多年轻人说的无奈、只能够随波逐流吗?我想到一些人。比如韩寒。他拒绝了社会和官方制定的教育体制,也没有考公务员,到外企,利用他的名气办流行文化刊物,而是坚持他的独立,用自己的特长来谋生。其实从韩寒的身上可以看到,现在的中国,还是有一定的空间,可以让大家有另类的选择。”

 

  做自己,也不表示必须持续与世界、与他人对抗。事实上,我们只有做真实的自己,才可能与他人真正亲密。并且,一个成熟的个体拥有“外圆内方”的智慧的处世哲学,懂得在保持自我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,不断作出调整以适应他/她所处的环境,与他人和谐相处。

 

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炼了5种沟通模式:指责、讨好、超理智、打岔、一致性。指责者只顾自己;讨好者失去自己;超理智者只关注情境;打岔者索性逃避;只有兼顾“自我、情境、他人”的一致性沟通方式是真正的做自己。

 

一致性表达是否意味着我们只能说出事实,不能说谎呢?师从萨提亚的玛丽亚·葛茉莉的回答是,如果你表达的是自己内在的真实感受、观点、渴望,并且顾及了他人和情境,有意识地选择的说谎,也算是一致性的。

 

  我们也许无法改变环境,但是任何时候都拥有内在的自由。克尔凯郭尔说:“获得内在自由的基本步骤是‘选择自己的自我’。”这意味着放弃依赖,真正为自己负责。

 

  一种回报丰厚的经验

 

  成为真实的自己,并不意味着始终生活在和谐之中,这个过程会有焦虑,并且注定孤独——然而这个过程也是充满惊奇、非常快乐的。心理咨询师钟谷兰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:“就像是在冒险,尝试从未做过的事。你突破了一点原来的安适区,有点害怕,又觉得很刺激。就像是生命力被释放出来了一样。生活很有滋味,很带劲儿!”

 

  这种开放、舒展自我的感觉,就好像我们是一株可以无限生长的树——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,我们的根基越来越深,树干日渐高大强壮,枝蔓伸展得越来越远,我们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;每一次新的选择又会促进自我意识增长,让我们感觉更有力量。这个过程常被称作“成长”。

 

  “成为真实的自我”意味着人本心理学大师卡尔·罗杰斯在《个人形成论》中对这个过程的总结:

 

  远离人格面具;  远离“应该”;  不再迎合他人的期待;  不再取悦他人;  向着自我导向转变;  向着生成的过程转变;  转向生存的复杂性;  转向对经验开放体验;  转向接纳他人;  转向自我信任。

 

  “我放弃了常规的教育方式,写我的小说。”   鲁飞飞,31岁,作家/综合艺术家

 

  初中毕业,我选择了打工这条路。当时就是觉得要考一个中专实在太难了,尤其没有关系也没有钱的家庭。我出去打工是先斩后奏。过年回家,父母和姐姐都让我辞了工作,回家上学,但被我拒绝了。

 

      上班的时候,我就开始写小说了。虽然开始很稚嫩,但我一直在坚持写。上班两年后,我重新开始上学,可是我觉得这样的学习对于我来说太难了。我想常规的教育方式实在不适合我,所以一年后我又放弃了学习,继续写我的小说。

 

  写小说,我乐在其中。当我不想写字的时候,就用许多幅连贯的图画来表达我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。那时候的我1年中有4个月不工作,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写作、看书、画画。

 

  2001年,我来到北京语言学院学英语。那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写了1个长篇。现在我总共写了3个长篇,一个出版了,两个丢在家里——我写小说并不是为了出版。

 

  现在我有固定的男友,但是我们没有结婚,之前父母总会叨叨我的婚姻问题。但我认为,两个人在一起要真正开心,互相包容,互相信任,不需要用一张纸来互相约束。现在我的父母已经认同了我的生活方式。对于他们来说,女儿幸福开心就好,用哪一种方式生活又有什么重要的呢?

 


上一篇:“比较”而起的波澜

下一篇:无